Posts

陕西省青少年访日研学回顾(1)——走入横滨的小学

Image
  本期回顾2019年暑假陕西省青少年赴日本进行友好交流的研学活动。 来自陕西省的22名中小学生,前往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游学活动。学生们走入横滨市新治小学校,与当地师生对话、做游戏、集体午餐等一系列友好互动为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横滨市新治小学校 新治小学位于紧邻东京的横滨地区,是一所沉浸在大自然中的公立学校。学校不远处有着大片的森林和清澈的河川,是学生们天然的乐园。新治小学的老师们经常带领学生们去树林漫步,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近距离观察昆虫和动植物,体会季节的变化,完成采集标本和美术绘画等课业的同时,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非常有幸来到这所有特色的小学,与这里的师生们相识。 体育馆内的交流会 新治小学的师生们在校内的体育馆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校方组织了共40位6年级在校生参与此次的中日青少年交流活动。当地学生的家长也一同到场,令活动整体更加隆重。 首先,新治小学校的校长宫本老师亲切致辞,对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通过两国青少年的交流互动,加深相互的理解,缔结友谊。 中日师生齐聚在新治小学的体育馆内 随后,中方学生代表发言:“今天我们非常高兴来到日本的小学。一直以来我都对日本的文化很感兴趣,希望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和大家认识,相互学习。” 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体验日本儿童游戏 新治小学的学生邀请我们一起体验日本儿童游戏,分别是名为“从动物进化成为人类”及“寻找妖怪”的小游戏,介绍游戏规则并进行演示后,中日学生一起猜拳对战、组队和寻找同伴,在体育馆中尽情活跃身姿,过程中大家大声欢笑,迅速拉近了两国学生之间的距离。 相互猜拳、体验日式游戏 自我介绍与小采访 几名日本学生与1~2名中方学生组队以英语进行问答,首先由日方学生提问,中方回答,问题包括家乡、兴趣爱好、喜爱的中餐和日本料理、特长等等。跨过语言隔阂,通过生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相互表达了对对方国家及文化的兴趣。 日方同学们准备了一些问题采访我们 大胆发言,相互了解 乐器和歌舞表演 中方代表团学生用中国传统乐器二胡演奏了名曲《赛马》和日本传统歌曲《樱花》,既呈现轻快节奏又演奏出日式凄美曲调的中国乐器让日方师生感到好奇,动听的乐曲令人赞叹。   之后代表团被邀请就坐在体育馆的舞台中央,新治小学的学生们换好日式服装后,伴随着激昂的乐曲,为我们表演当地的日式集体舞和击打太鼓,这种舞蹈是一种在横...

日本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征(2)——饮食教育及礼仪培养

Image
前期回顾: 日本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征(1)——淳朴的环境与自理能力的培养 紧接上期,继续探讨日本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几大特征。 —————————— 4.【日本幼儿园的“食育”】 日本的饮食教育(日语中称为“食育”)是从幼儿园/保育园就开始的,但是日本的“食育”不仅包括餐桌礼仪,小朋友们还需要学习 什么是健康的食物、如何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以及最重要的——学会感恩 。孩子们就坐后用餐前一定会双手合十说“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i)”,这句话在中文里没有对应的语句,很多时候被翻译为“我开动了”,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领受食物的同时,向赐予人们食物的大自然以及培育粮食的劳动者表达感谢。怀着感恩的心态进餐,孩子们也会渐渐明白珍惜食物的重要和不浪费的精神。 双手合十的餐前礼仪是幼儿饮食教育的重要体现 日本的幼儿园/保育园的老师每次午餐前都向孩子们详细地指导餐桌礼仪,比如餐前餐后洗手和漱口,以及安静、专心地用餐等。相较于国内,日本幼儿园/保育园充分给予了孩子们用餐的时间,提倡细嚼慢咽,特别是年龄偏小的儿童,日本老师鼓励孩子们自己练习正确使用餐具进餐,绝不插手。孩子们在这样慢慢用餐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胃肠更好地吸收营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2岁的小朋友也能独立进食,餐盘上写着会过敏的食物 “虽然国内也采用带量的配餐方式,但是日本用不同颜色来进行食材的分类,很容易让孩子和家长理解食物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让孩子更自主地选择进食。 ” ——孩子的故事国际幼儿园外办Linda老师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经常会被老师教育‘吃饭要快’,但是日本幼儿园在此方面的管控比较松。 由于孩子小,肠胃消化功能也一般,他们鼓励孩子慢慢吃饭。 ” ——孩子的故事国际幼儿园分园Nancy园长 —————————— 5.【礼仪教育】 如果要问日本儿童教育中最重视的一环,很多的日本老师认为是孩子们的礼仪礼貌以及良好的行为表现。日本的幼儿园/保育园认为 从小开始对儿童进行礼仪的灌输,将对孩子将来走向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本的幼儿园/保育园老师首先以身作则,每天早上入园和下午放学时向孩子和家长问好,对于表现良好的孩子们也会及时表扬,逐渐地孩子们也会意识到礼仪礼貌的重要,学会注意自己的行为。 早上孩子们入园时,老师跪在地上,轻抚孩子的脸庞向他们问好 看到跪在地上向孩子们问好的日本老师时,是很震惊的...

日本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征(1)——淳朴的环境与自理能力的培养

Image
2019年 11月中旬,我很荣幸地带领北京孩子的故事国际幼儿园教育集团,与国内幼师们对日本幼儿园进行交流考察,通过走访不同类型的保育园及幼稚园,共同探讨了中日两国学龄前教育的特点与不同。中方幼师们深度观察和学习日本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性,汲取了许多关于早教的宝贵经验。基于参访考察中所看所想,小卡总结了日本的学龄前教育的6大特征,加上几位考察团老师的感想,一同分享给国内家长和儿童教育工作者。 ———————————————— 1.【朴素的环境】 相比中国的幼儿园,在日本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保育园的 园内设施看上去非常朴素和简单,没有精美的装修或花哨的色彩。 日本的幼儿园/保育园内也没有太多的玩教具,更多的情况是由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手工,例如剪纸、折纸和贴画等等。孩子们通过动手自己制作玩具,在轻松的玩耍过程中,自由并快乐地发展兴趣爱好、学习技能和探索自己的所长。在日本幼儿团/保育园的教室内,都摆放着孩子们喜爱的绘本和儿童书籍,供老师们和孩子们坐下来阅读。 许多日本幼儿园/保育园都使用天然材料,木制的地板和桌椅给予孩子们自然的触感,通过日常的接触自然而然地培养他们亲近大自然的意识。在幼儿园的课室环境方面,日本的幼儿园/保育园保持着传统和简朴的幼儿教育环境,几乎看不到豪华感和现代化的影子。 保育园的教室一角,阳光穿窗而入,朴素又美好。 “日本的幼儿园把每一寸空间都合理利用留给孩子。装修更重视实用性,不同于目前中国的幼儿园一味的追求豪华。幼儿园的木质家具和装饰很多,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受。操场是沙土结构,孩子们能充分的感受土地。” ——孩子的故事国际幼儿园外办Linda老师 “日本幼儿园非常贴近自然,很多幼儿园里有菜地,孩子们经常去地里忙活,观察植物的生长,收获时还能自己动手采摘。孩子们可以从自然中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 ——孩子的故事国际幼儿园分园Becky园长 ———————————————— 2.【高度的自理能力】 日本的儿童们需要自己每天背着双肩包,包内包括自己的水杯、换洗衣物、尿不湿和洗漱用具等。 每天需要自己整理自己的背包,玩耍完后也需要自己整理玩具,手工课后需要自己整理文具和垃圾。 户外活动时,日本的幼儿园/保育园有一套换衣程序,孩子们需要自己脱衣换衣,老师们仅仅会在必须时给予一些协助,但大多时候是绝不会伸手帮忙的,这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独立完成任务的能...